程序员怎么制定OKR?

无论是OKR还是KPI,都有“可衡量的”“可量化的”制定原则,可是对于非业务团队比如技术团队来说,绩效考核标准如何制定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程序员的工作怎么量化?bug 数?代码行?版本数?

做过程序员的都知道,这些指标都是不可行的。

例如某通信大厂考核程序员的 bug 数和等级,并且更加让人蛋疼的是同时考核测试人员发现 bug 的数量,结果程序员和测试员为了一个问题是 bug 还是需求遗漏、bug 等级是严重还是一般,能够吵上 2 个小时,2 个小时吵不下那就拉上双方主管再吵 2 小时,还吵不下那就拉上经理继续吵 2 小时,于是最后就看谁会吵,谁官大,搞得程序员和测试员身心俱疲,关系很紧张!

即使程序员的工作可以量化,那每次绩效都是这几个指标,定绩效目标还有意义么?

例如:假设考核程序员用 bug 数、代码行数、版本数,那 2000 年用这个指标,2017 年也还是这个指标,这样的绩效目标有什么意义呢?

团队 leader 如何制定团队的 KPI?

可以看两个团队谁的代码行多么?可以看谁的团队 bug 数多么?可以看谁的团队版本数多么?可以看谁的团队分享次数多么?这些其实都不行。

前瞻性的工作谁愿意做,有风险的工作谁愿意做?

例如:引入 ElasticSearch 理论上是可以提升搜索性能的,但可能在引入的这一年反而会带来很多问题,而能带来多少收益还不确定,这个时候怎么定 KPI?

如果我们关注目标,我们会想接下来我应该做什么事情,是要解决产品的卡顿问题,还是可以引入大数据来做精准推荐;而如果关注指标,因为我们的工作是编程,那我们就会想哪些指标可以衡量编程工作呢?我们想到的是代码行数、bug 数、单元测试覆盖率这些。

一个技术团队 OKR 的实例

我们以一个假想的技术团队为例,假设这个技术团队做一款购物 APP,我们看看 OKR 应该怎么做。

  1. 首先,业务负责人(或者决策团队)要确定半年的业务目标,这个业务目标不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综合市场、用户、竞争对手等分析的出来。

例如:业务目标可以是用户量增长,也可以是用户活跃度,也可以是市场地位,还可以是订单量,还可以是成交金额,还可以是利润……那这半年到底应该以哪个或者哪几个为目标,这是业务负责人(或者决策团队)要想清楚的,而不能像 KPI 一样,每个指标都按部就班的设定一个增长量就可以了。

2、假设业务负责人确定这半年业务目标是“用户量增长”,然后业务负责人分解了几个 KR,例如:“用户量增长 50%”,“从 XX 渠道买量 XX 万”(这个是 KPI 式的 KR)、“6 月底新增 XX 业务”(这个是里程碑式的 KR)。

3、那么技术团队拿到业务 OKR 后进行分解,注意这里的分解不是说技术团队背一个类似“用户量增长 20%”这样的指标,因为这样的指标是无法衡量这 20% 到底是不是技术团队的功劳,而是要从技术的角度对业务的 OKR 进行分解。

例如:“从 XX 渠道买量 XX 万”这个 KR 对技术团队来说关系不大,可以无需关注;而针对“6 月底新增 XX 业务”这个 KR,技术团队直接将其转换为自己的目标即可。技术团队对“6 月底新增 XX 业务”这个目标进行分解,得出 1 个 KR:“5 月 30 号完成开发 XX 业务开发,6 月 15 号上线”。

  • 针对“用户量增长 50%”这个 KR,初看好像和技术团队没有太大关系,但实际上这就是技术团队需要基于业务来思考技术的一个典型 KR。技术团队应该从技术的角度去分析业务的目标:哪些技术是和用户增长量相关的,这些技术目前是否具备,是否目前做的不好还有优化空间。

例如:影响用户增长量的一些技术指标有“安装包大小”、“App 启动时间”、“App 崩溃率”、“App 耗电情况”……等等,假设经过分析后技术团队认为目前安装包太大,并且 App 启动时间较长,那么可以将这两项相关的优化作为技术团队的 OKR:“App 安装包从 20M 缩减到 8M”,“App 启动时间从 2s 优化到 500ms”,而这两个 KR,业务负责人几乎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 除了上面的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外,技术团队也需要从团队和技术本身的角度来思考是否有这个阶段需要重点做的事情。

例如:我们团队目前的版本节奏较慢,而慢的原因是因为版本多而测试环境不足,测试环境不足是因为机器不够,那可以得出一个目标“解决测试环境不足导致版本等待的问题”,分解出来的 KR 可以是“添加 4 台测试环境机器”(是的,虽然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这也可以作为 KR),也可以是“引入 Docker,支持一台机器搭建 20 套环境”(这个 KR 比较符合技术人员的理解)。

通过这种 OKR 的方式进行思考和分解,最终技术团队要做的事情如下:

  • “5 月 30 号完成开发 XX 业务开发,6 月 15 号上线”
  • “App 安装包从 20M 缩减到 8M”
  • “App 启动时间从 2s 优化到 500ms”
  • “引入 Docker,支持一台机器搭建 20 套环境”

产品部门怎么制定OKR?

英特尔早期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 CEO 格鲁夫创造了 OKR 管理法,大战摩托罗拉,最终反败为胜。成立两年的谷歌随即把 OKR 作为公司和团队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经过 21 世纪初互联网等科技行业 10 年的蓬勃发展,谷歌成为目前全球市值最高的几家公司之一。

于是大家开始好奇谷歌是用怎样的方式去管理内部团队的员工并大获成功的。在最近的几年里,Uber、知乎、豌豆荚等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和公司开始慢慢学习OKR这种管理方式。

无论是来自书本还是网络信息,关于 OKR 的理论汗牛充栋,可实践过程中,许多细碎的问题都会给 OKR 的制定与实施带来困扰。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落地实施 OKR ,源目标针对各个不同的岗位提供一系列“OKR模板”,快来抄作业啦!

以产品团队为例,首先对于类似产品总监这样的部门leader来说,一定要重视对OKR的宣导,只有领导重视,才能真正带领团队把OKR的价值发挥出来。

团队leader的定位通常是承上启下,是将公司既定的战略目标拆解成可执行落地的部门目标。而公司的目标往往相对长期、抽象、模糊。而团队leader的重要职责是充分理解公司目标并“翻译”成中短期、清晰、明确的部门目标,然后将翻译过的目标持续地贯彻到整个团队。一个明确的方向和有挑战的目标是团队长期凝聚最核心的抓手。

产品经理的OKR

O1产品的日续费率增长 3%

KR1:Q1 拜访 50 个客户,获取用户反馈调研续费或不续费的原因

KR2:2 月在移动客户端上设置 10 个 A/B 测试以驱动续费

KR3:Q1 识别高级用户并记录他们的行为保证有更严谨的数据支撑

O2与第三方合作伙伴推出新的集成

KR1:10 月与合作伙伴进行产品培训

KR2:10 月底与外部供应商签署目标,建立共同愿景

KR3:截止 12 月之前制定推广和整合计划,与大数据应用和服务团队合作

产品主管的OKR

O: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和产品战略规划

KR1:1 月与产品干系人、研发、设计、产品、工程师、运维确定最终的产品需求

KR2:2 月与市场团队确定用例文档

KR3:Q1 完成整个产品功能优先级和流程的处理

KR4:Q1实现日活跃用户增长15%

文档撰写者的OKR

O1:在客户支持门户中重构内容

KR1:5 月底移除多余的文件

KR2:6 月,在客户支持的帮助下,聚焦并改进常见问题的解答@客户支持部门xx

KR3:6 月确定文档格式和风格指南

O2:为 2015 年秋季版本创建内容和文档

KR1:5 月底,与 PM 和主要参与者见面,了解新功能和用例

KR2:6 月底撰写 3 份全面的“秋季发行指南”草稿,截止 7 月前获得发布指南的最终批准


Warning: Trying to access array offset on value of type bool in /www/wwwroot/okrtodo.cn/wp-content/themes/Divi/epanel/custom_functions.php on line 629
财务人怎么制定OKR?

财务人怎么制定OKR?

随着企业发展的壮大,财务工作越发繁杂且零碎,很容易让财务人员失焦,错误地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琐碎事务的处理中,而忽视了财务对于整个企业的战略和前瞻性意义。

而企业日常财务的核算、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企业各项资产的管理,都离不开财务部。传统的绩效考核难以改变现状,员工工作的状态是“你考核我什么,我就做什么”,而OKR带来的工作状态是“我要思考我可以做什么,来支持公司的整体目标”。

OKR作为⼀种新的管理⽅式,通过透明沟通形成共识、形成共享;通过更公开的信息流动,让⼤家更加聚焦目标,形成共振。

财务部门怎么制定OKR,我们结合案例一起来看一下。

OKR与它的基本制定规则

OKR全称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结果法, 是一种旨在帮助组织进行目标管理和效率优化的管理方法。

O承接企业的使命与愿景,是明确的、长远的、有挑战性的,回答的是【这个阶段我们应该聚焦什么】

KR描述实现目标的关键路径,它的制定应符合SMART原则,是与目标强相关的,回答的是【我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达成了目标】

财务部门OKR与个人OKR应高度对齐企业OKR

案例:

公司级OKR

O:制定未来三年的财务战略

KR1:2017-18财年第四季度确定最后预算

KR2:2017-18财年第四季度与25个VCs(风投公司)积极交涉讨论

KR3:在第一轮融资中筹集3.5亿美元的种子资金

部门级OKR

O12017-18财年第四季度确定最后预算

KR1:与所有部门主管讨论2017-18财年第四季度所需的金额

KR2:找出损失领域,到2017-18年第四季度将不必要的支出减少80%

O2建立风险投资网络,协助提供资金

KR1:2017-18年第四季度与80个风险投资公司举行会议

KR2:2017-18年第四季度与25个风险投资公司进行积极讨论

O3确定当前财政年度市场需求并且分析背后原因

KR1:根据2017-18年第一季度的顾客反馈了解价格和产品是否为销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KR2:与竞争对手比较2016-17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产品并显示其差价

KR3:根据本公司的6款产品对应的市场分析报告,与产品部门一同确定当前年度可销售性最高的产品,以便确定后期资源投入的方向@产品部门

可以看出,部门级的O1由企业级的KR1分解而来,部门级的O2由企业级的KR2和KR3分解而来,有趣的是O1和O2是自上而下的分解,而KR3却是财务部门经过讨论后自下而上提报的,不变的是大家可以看到,部门级O3【确定当前财政年度市场需求并且分析背后原因】背后的逻辑是支撑公司级O【制定未来三年的财务战略】的。并且财务部主动@了产品部门,主动参与到市场业务中来,这个对于财务部门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要知道,在飞速发展的今天,闭门造车、各自为政早就已经行不通了,大浪淘沙,不愿意走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去投入更广阔的工作天地是一定会被淘汰的。

个人OKR

O1:在2017-18财年第四季度减少超支

KR:确定2016-17财年最后6个月重复损失发生的部门和流程

O2:提高薄记效率

KR1:重新挑选更先进的财务工具和技术,保证错误率为0

KR2: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技能,每天学习一个小技巧并分享给团队小伙伴。

当财务部门管理层拿到公司级的OKR之后,可以带领团队一起思考并开会讨论,为了完成公司级目标,团队在当前阶段应聚焦的工作是什么,以及我们需要怎样做来支撑这个目标的达成。这样,部门级的OKR出来之后,个人的OKR也就相应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