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团队真的适合推OKR吗?先看看这几点吧!

传统的管理思想总是强大且根深蒂固,大家在推行OKR的时候,总有一些有意思的现象,人们对KPI怨声载道,而对新出现的OKR充满疑惑并表示怀疑。

你的团队真的适合推OKR吗?先看看这几点吧!


很多理性的企业老板在接触OKR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管理工具,但是也会思考:这一套管理方式是适合我们公司的吗?
接下来,源目标就来告诉你,你的团队究竟适不适合推行OKR!

一、我们为什么要推行OKR?
肯定有很多人会说:
因为KPI过于死板,难以管好现在新生代员工;
KPI的周期和实际工作的周期没法同步,目标有时候也会滞后。
另外现在的外部环境极为不稳定,数字化的时代瞬息万变,企业想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生存下来,就需要有极强的应变和适应能力。
一年一次的目标制定和绩效评估方式显然过于呆板,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对现今环境下最恰当不过的描述。

二、OKR的几个典型特征: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公司在下一个周期的OKR开始之时,向全体成员征集“你心中的目标”,再由核心领导层讨论出最终的OKR目标,并向全员公示,最后所有人自上而下制定自己的的目标,承接上级的目标。横向纵向对齐!
公开透明:OKR强调在企业内部的可见性,所有人的OKR可随时查阅,有利促进相互之间的协同。
敏捷开放:KPI制定后是不容修改的,而OKR为了适应随时的变化,在OKR执行的过程中,可根据当前的情况,灵活调整。
目标不与绩效挂钩:意在让员工抛掉报包袱,轻装上阵,没有后顾之忧的盯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创造新的高度。
很多积极拥抱变革的主管说:“为什么不尝试呢?至少,用OKR再差也不会比传统方法差。”
如果所有推行OKR的主管有这个意识,OKR的推进又怎么会那么难呢?

三、OKR为什么能带来这些价值
OKR强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公开透明、敏捷开放以及目标和绩效不挂钩,从而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更好的为公司创造价值!
很多主管可能会质疑:“OKR为什么就能带来你们所说的这些价值呢?”
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剖析:
1、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即自主,是内在动机的一个基本心理需求。
OKR强调,在员工设定目标时,要有相当一部分是员工自己提出来的,而不是上级指派的。
只有这样,员工才会感知到目标是自己的目标,不是他人强加给自己的目标,从而显著增强对目标的承诺感。
承诺伴随着付出,相应带来敬业度的提升。
当然,员工自主设定目标不等于可以天马行空地设定目标,实际上还是要和组织目标对齐,只是这个对齐动作是员工自下而上地完成的,而非行政式地自上而下瀑布式倾泻下来。
这是操作形式上的一个小变化,但对于员工心理感知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2、公开透明:
传统绩效管理时,目标仅限于主管和下属范围内可见,团队内的其他人事实上并不知道其他成员的目标是什么。
每个人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自己协助别人做的事情为他人贡献绩效,以此斤斤计较,导致部门之间的协同难做,经常拖慢公司项目的进程。
长期来看,对公司的经营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当所有人的目标都公开后,每个人的OKR都能互相看见,知道大家一起努力的共同目标是什么,更能让团队成员紧紧凝聚着一起。另外,部门之间的协同也变得容易。
3、敏捷开放
OKR不一刀切地设定固定的目标开展节奏,一切取决于业务。
团队无须按部就班地每半年设定一次目标,这就体现了其开放性和敏捷性的特点。
由于当前业界的交付节奏普遍呈现快节奏趋势,唯快不破。
OKR完全适配这种业务节奏,事实上当初英特尔在芯片行业掀起的摩尔定律现象,或许也要归功于它那以月度为周期开展的OKR。

4、目标不与绩效挂钩
大家可以尽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实现自己以为无法实现的目标!
这样做的前提是我们所制定的OKR目标不与绩效挂钩,即使没有100%完成,也不会影响自己的收入。
5、OKR不和绩效直接挂钩
正是希望让员工丢掉包袱释放员工挑战潜能,让员工敢于冒险,实现突破性创新,而非仅仅实现守成式成绩。
另外,在源目标,主张OKR与绩效弱挂钩,这也是我们在落地很多企业之后新开发的一个版块。
老板们经常会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完全不考核,那我的抓手是什么?怎么保证员工会认真工作。
所以源目标新增了一个绩效的版块,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员工的工作完成度和平时表现。
来源:源目标——绩效来源:源目标——周期评分
四、OKR的适用场景是什么?
OKR是一种先进的目标管理工具,它基于内在动机理念。它强调目标的公开透明、目标和绩效解耦、自下而上以及敏捷开放。
内在动机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工作本身是有趣的,或者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当员工觉得一件工作值得做时,他势必会全力以赴。
所以OKR特别适合高复杂、高创造性工作的场合,这些工作本身充满了趣味性,这个时候OKR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好奇心,释放他们的内在潜能。
闭上眼评估一下你团队的情况:
如果你不给团队成员安排任何工作,他们会立马放松下来而偷懒?还是会有一种急切地期待做更多工作的欲望?
团队里有多少人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工作,而不仅仅是为了钱在工作?
如果工作本身足够吸引他们,那么工作本身就是对工作最好的回报,这和OKR理念是一拍即合的,这样的团队最适合引入OKR。
如果一件工作本身是无趣和乏味的,那么也谈不上内在动机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是否OKR就不适用了?是否就只能通过外部管理手段,去强制大家完成工作了?
如果无论是员工还是主管都认为这项工作确实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那么可能也只能如此了。

价值和意义其实是人为注入的,没有天生就有意义的事。
拿搬砖来说,它是一个苦力活,十分乏味,但是对一个虔诚的信徒来说,他会觉得这是在为上帝工作,特别有价值和意义。
如果你不是虔诚的信徒,你一定也无法理解电影《冈仁波齐》中的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为什么要踏上那样艰辛的朝拜之路,于他而言,那不是一件苦差事,那是神圣的。
所以,即便是搬运工,如果适度地注入工作的意义,同样能调动工人内心的自主奋斗热情,OKR同样适用。

源目标OKR,实效的目标管理工具

添加官方微信号:YMBOKR(源目标OKR)了解服务详情,还可免费订阅海量OKR资讯!

Like (0)
okrtokrt
Previous 2021年7月22日 下午1:46
Next 2021年7月23日 下午1:57

相关推荐

  • 成功实施OKR的组织会是什么样子?

    一个组织或者企业在成功实施OKR是什么样子呢?很多拥有足够多员工和合适产品的领导者,他们受到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是团队中少数几个始终最关注公司目标的人。 在成功实施OKR的组织中,员工对团队目标有参与感,团队齐心协力为公司目标而努力,因为他们了解目标对公司的意义以及对自己的重要性。在实现OKR的过程中,他们持续得到管理者的辅导和支持,他们持续获得成就感…

    2021年7月14日
    98700
  • 如果你刚接触OKR管理,这样做就对了!

    尝试,主要是因为对OKR不了解,无从下手,如果你的企业正准备尝试推行OKR,源目标可以给你几点建议!

    2021年8月24日
    3.0K20
  • 学习OKR管理有什么好的书籍?

      很多人觉得只有互联网行业才适合使用OKR,其实这是一个误解。OKR的底层逻辑是“聚焦目标”,使用OKR就是为了保证目标能够有效达成,所以,只要你的企业、团队有“目标”,你就可以使用OKR。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加入OKR阵营,得OKR者,得未来,你还在犹豫吗?推荐几本关于OKR理论的一些书籍,便于大家更加全面理解OKR。   《OKR源于英特尔和谷歌的…

    2021年12月7日
    77400
  • OKR并不是绩效考核工具,千万别用错了!

    OKR,不解决绩效问题。 OKR不解决绩效考核问题?谁来解决? 最近有一个火的不要不要的,但仍然被很多人误解的目标管理工具:OKR。 OKR出身名门,路人皆知,前有谷歌布道,后有无数大佬站台,OKR究竟有何魔力让各大名企趋之若鹜? 谷歌初创实验室举过这么一个例子。 这就是谷歌的OKR,可能你会觉得这不就是目标分解吗?是的,就这么简单,并不神奇,那么谷歌的工程…

    2022年9月29日
    74800
  • OKR为什么“不OK”了?

    OKR名声大噪,很多企业就把它当成了可以解决当下管理问题的一剂特效药,就跟当时KPI制度风靡时,大家如获至宝一样。 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什么工具或者制度是完美的,也没有什么方法能100%解决企业问题的,我们只有找到适合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其落地生存的土壤,才能让企业的管理持续良性的发展下去。 当时有多期望,现在就有多失望,这是很多企业家应用OKR之后的心情。…

    OKR绩效 2022年12月15日
    85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620-5999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