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双月已经快要结束了,很多公司正在进行OKR复盘和计划,有的人心潮澎湃,有的人暗自揪心。下面有10条checklist,可以作为自检清单,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效率。
1、先有年度OKR,再有季度或双月OKR,哪怕最终年度变化很大也尽量不要直接写季度OKR。
2、先有公司级OKR,再有团队级OKR,最后有个人级OKR,年度/季度/双月均应如此。
3、公司级和团队级OKR均应共创完成,而不是告知了事。个人OKR也可以在分享中有所改进和调整,不必闭门造车。
4、OKR是目标+关键结果,不等于行动计划;具体的行动计划应该单独列出,每周跟踪及回顾,必要时及时调整。
5、目标不等于O,激动人心的目标才等于O,即“公司/团队/个人在周期末要去到哪里?”O应当是定性的,也可以定量,前提是定的量足够鼓舞人心。不激动人心的目标基本是岗位职责带来工作任务及衡量指标,不用在OKR中列出(也有将其并入承诺型OKR的说法,但是我不是特别推荐,形式主义痕迹过重)。
6、KR有两种形式,为了形象我称之为“如何衡量型”和“如何实现型”:写成如何衡量型的KR,即“我怎么知道到了目的地?”比写成如何实现型的KR,即“我要如何去到目的地?”效果要好很多,思考也更积极多元,当然,需要配合具体的行动计划。
7、季度的O不应该等于年度的O,而是如何贡献于年度的O或KR的实现,如果一样,大多数情况是对于季度O的思考和共创的深度和质量还是不够。
8、O和KR的任何一条的描述都不要重复,如果发现重复了则重新审视O。
9、KR不能只有一个,如果只有一个,那么O不是O,O是KR。KR建议2~4个。
10、公司/团队/个人的OKR完成从上到下的共创后需要有一个从下向上返回的因果验证的过程,确保公司/团队/个人的目标、关键结果和行动计划之间相辅相成,形成合力。
很多人喜欢在OKR中罗列所有的工作,事无巨细,我觉得可能有几种原因:
1、没有单独的工作计划,把OKR当作工作计划来使用;
2、OKR对齐会/校准会是唯一官方的会议,可以让老板和同事知道自己干了很多事;
3、无论是O还是KR,对自己的选择判断没有信心,没有功劳可以先有苦劳;
4、没有思考过要把部门和自己带去哪里,也就不知道什么才是激励人心;
5、绩效考核或者他人评价与OKR完成情况强连接,也就必须在KR上小心翼翼、讨价还价、管理期望;
由此可见,如此多阻碍OKR正常发挥的原因除了个人知识和能力的问题外,还有公司层面制度和文化的问题,都需要我们逐步的突破和解决(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激动人心的O)。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部分,包括提高对于OKR工具的理解和书写OKR的标准,再不断的反馈和共创集体的部分,例如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塑造突破创新的文化等等。这样就能形成正向的驱动和循环,把个人、团队和公司带到下一个高度。
源目标OKR,实效的目标管理工具
添加官方微信号:YMBOKR(源目标OKR)了解服务详情,还可免费订阅海量OKR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