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企业推行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结果法)的过程中,如何构建与之适配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 OKR 能否与绩效考核实现脱钩,成为众多企业高度关注且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不仅涉及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大调整,更关系到企业能否充分发挥 OKR 的优势,提升组织绩效与员工积极性。以下将通过对谷歌等企业实践案例的分析,结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 OKR 考核的有效实施路径。
一、谷歌的 OKR 考核实践
在谷歌的管理体系中,OKR 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相对较低,按照拉兹洛・博克的阐述,OKR 仅占绩效考核比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谷歌注重从跨职能团队收集员工的综合反馈信息,并依据具体情况对这些反馈进行全面且深入的综合考量。拉兹洛指出:“即使是精心构建的目标设定系统,所制定的目标也可能出现偏差或不合理之处。市场环境的突然变化,如市场的急剧下滑,或者关键客户的意外流失,都可能致使既定目标无法按计划推进,企业往往需要重新规划目标。因此,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动态因素。”

谷歌始终谨慎地将原始 OKR 目标得分与薪酬决策相分离。每一个考核循环结束后,谷歌会将 OKR 数据从系统中清零,以确保绩效考核的动态性与灵活性,避免过往目标得分对后续决策产生过度影响。
二、OKR 与绩效脱钩的实践观察
在当下众多企业的工作场景中,OKR 与薪酬通常紧密关联。然而,部分企业在尝试将 OKR 与绩效或薪酬脱钩后,发现员工的工作热情有所回升,员工能够充分展现出自身的聪明才智与创新思维,项目实施方案变得更加大胆且富有创意,企业整体绩效也呈现出向好的发展态势。这表明,OKR 与绩效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可能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提升企业的创新活力与绩效表现。但对于许多企业管理者而言,在推行 OKR 时若完全摒弃绩效考核,会使其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这种矛盾心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
三、源目标结合中国国情的 OKR 考核策略
鉴于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源目标提出了一套将 OKR 与绩效考核有机融合的创新策略。
(一)OKR 与绩效弱挂钩模式
源目标主张采用 OKR 与绩效弱挂钩的方式。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将考核内容划分为 OKR 完成部分和评价部分。这两部分在绩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依据每个部门的工作性质进行灵活设定。在考核周期开始之初,由团队共同商讨确定各部分的比重,并在考核周期结束时严格按照既定方案执行。

源目标 — 绩效
(二)多元化评价体系构建
在评价环节,源目标引入了 360 度评价方法,该评价体系涵盖自评、互评、上级评价以及上上级评价。评价对象的选择可由管理员根据实际需求灵活确定,通过综合各项评价得分得出该周期评价部分的总分。在评价过程中,管理员能够根据不同的考核重点,为每个评价单位设置相应的评分权重,从而有效避免仅依赖上级评价导致评分过高或过低的问题。这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公平、客观地衡量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贡献。

源目标 — 绩效
例如,当团队协作能力成为团队发展的关键因素时,可适当提高同事互评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这不仅能够促使员工为了个人利益而积极配合团队成员开展工作,长期来看,员工还会因切实感受到团队协作带来的积极成果,而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团队合作中。
在个人评价方面,主要侧重于员工对本周期工作的全面反思与总结。互评、上级评价以及上上级评价,则重点关注员工在考核周期内的工作完成情况,以及为公司创造的实际价值。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准确地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提供有力支撑。
OKR 考核机制的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谷歌等企业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范例,而源目标结合中国企业国情提出的 OKR 与绩效弱挂钩及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策略,为中国企业解决 OKR 考核难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组织文化、业务特点以及管理需求,灵活选择和调整 OKR 考核方式,以实现 OKR 与绩效考核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绩效提升。
源目标OKR,实效的目标管理工具
添加官方微信号:YMBOKR(源目标OKR)了解服务详情,还可免费订阅海量OKR资讯!